展覽評論 ▍無事可記:「香港再偶拾」評論

共同作者/曾哲偉(TSENG Che-Wei)、黃銘樂(Danson WONG)

(節錄;全文請見典藏ARTouch

【圖1.】郭樞棋(文獻庫)及林保彤(文獻庫),《你會如何度過1996年10月19日?》,互動介面,由蘇杭街十號製作,2024。(攝影/關尚智、© 亞洲藝術文獻庫)

「偶拾」的前提

「1996年10月19日」 — — 亞洲藝術文獻庫(Asia Art Archive,簡稱AAA)館內所有香港文獻資料的日期中位數(median),經過2年的時差後,館方於今年年初廣邀藝術界人士回想在這一特定日期所發生的事件、記憶。最終集結7組藝術家的作品,呈現出一檔以「檔案」為形式核心的展覽 — — 「香港再偶拾」(Another day in Hong Kong)。

「香港再偶拾」援引自1990年由著名策展人何慶基所策劃的徵件攝影展「香港偶拾」(One Day in Hong Kong),該檔展覽同樣隨機取樣一個陌異、無人稱,且似乎不構成特殊意義的非紀念性日期(1990年9月7日),邀請香港市民拍攝街道上的日常景象。當時的年輕藝術家及策展人,注重脫離「中西混融」主論述下所被忽視的香港本土視野,「偶拾」作為對歷史變動時間之下適切的反思手法。

在香港藝術的現代主義潮流中,「中西結合」概念盛行,在1950~70年代備受推崇,成為當時香港藝術文化的主軸。香港被形容為「中西交匯處」,實際上是被簡化為「中國-西方」的橋樑,忽視了它自身具有獨立文化的可能性。

隨著時間推移,「中西結合」的詮釋方法被認為過於濫用。自1980年代以來,主權問題的出現使「中/西」的範疇變得模糊不清,文化思維已經轉向超越傳統與現代、中與西的「混融」語調。香港的主導歷史敘述僅反映了一個簡化且授權的版本,它講述了一個小漁村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故事,強調東西文化交匯以及與「祖國」團結在一起的轉變,然而這種傾向於同一性和穩定性的霸權歷史模式,通常被用作抑制顛覆和差異的工具 — — 香港是一個以中國族裔為主體的混合港口城市的故事,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,現在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〔⋯⋯〕

--

--